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慧之法 >> 《定解宝灯论》讲记 第26课 返回
« 上一篇 下一篇 »

《定解宝灯论》讲记 第26课

智慧之法 智慧之法 2021-12-20



第二十六课

前面对于妙慧和智慧二者之间的区别已经做了宣说,一般来讲凡夫人或者出定位具备的是一种妙慧,而圣者的无分别智慧和入定位都是真正的智慧。妙慧缘所观境可以做简别、断除疑惑,这是它的功用。对于显现空性都不缘取平等安住的是智慧,不是心心所的体相。

子二、此二成为因果之理:

一方面如果要观察,一定是妙慧来做观察的。观察修是妙慧的阶段,在入门的时候需要观察而修持,最后不需要观察而修持。另一方面妙慧和智慧之间虽然有着如此大的差别,一个是心心所的本体,一个是超离心心所的体相,但是二者之间也不算是矛盾的法。因为具备了妙慧的正因一定可以产生殊胜智慧的果,所以此二可以成为因果。

对于凡夫人来讲,最初能够善巧地使用,妙慧不会成为最后遮障的因,不仅可以通过妙慧来抉择正见,而且在最后安住修持也是靠以前的妙慧引发定解而入定的,所以妙慧可以成为最后无分别智慧的一种殊胜正因。对于凡夫人来讲最初具备妙慧非常重要。

故依观察所引生,
殊胜定解中入定,
无垢妙慧之此因,
获得双运智慧果。

在依靠观察而引生的殊胜定解中入定,通过观察然后在妙慧引发的殊胜定解中入定,就是一种智慧或者随顺智慧的方法。“无垢妙慧之此因,获得双运智慧果”,“无垢”就是非常清净。通过清净的妙慧作为因可以获得双运的智慧果位,此处明显地安立了因果的关系。以妙慧作为正因能够引发殊胜的智慧。最初如果没有观察就没有通过观察引发的定解;如果没有最为殊胜的定解,就没办法在定解中入定,这就是一种前因和后果的关系。

在《新月释》等很多地方都提到过,在资粮道的时候,还是以闻思或者观察为主,然后到了加行道,主要是以具体感受或者是通过修行在相续中生起一种体会为主。尤其是在加行道后面,可以真正地去感受或者修持双运智慧的总相。在见道的时候真正地安住在方便生的智慧中,通过前面妙慧或者觉受的因引发最殊胜自相证悟的本体,最后就可以安住在这个本体中。

“入定”可以是最初的观察修行,也可以是上座相似的修持大空性,或者也可以是获得见道于真正现证殊胜法界的自相中入定。这几种入定前面都有一个入定的正因,就是以观察引生定解。一定要在殊胜的定解中入定才算是一个正确的修法。

后面有一个“无垢妙慧”,为什么叫无垢妙慧呢?因为“慧”在很多地方在讲心髓法的时候,有些是共同讲的。什么是共同讲的呢?我们平时觉得正法是慧,只要对所观的境是以简别为性断疑为业,恶慧也有这样的体相,所以这个慧不一定是善方面的,也可以是恶方面,既可以是对世间法的观察,也可以是对于佛法的观察。我们修道的慧一定是无垢的妙慧。对于世间法虽然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但也没办法进入正道,或者你对造恶业很擅长,能够通过很多方法观察、断疑,这方面不但没有利益,而且有很大的伤害。

只有对于一切万法实相,或者因果的正道做最为殊胜的观察,才能称之为妙慧,而且这个妙慧的因也是属于无垢的教理,得到的也是一种无垢的妙慧。此处我们要讲的是入定的境界,在整个佛法中,引发无分别智慧的妙慧才能作为真正趣入根本慧定智慧的亲因。它的近取因是什么?虽然其余的观察也可以作为俱有缘、次要的因,但是真正入定智慧的因一定是无垢妙慧。我们使用无垢妙慧的因,继续修持就可以获得双运智慧果。

双运智慧果在注释中主要着重安立在初地菩萨,菩萨入定位叫做双运智慧果。双运智慧果一方面现空无二,泯灭了显现空性、对境有境,或者是泯灭了二取叫做双运。入定的时候,从修行的境界来看,获得了证悟空性和光明的双运智慧都可以获得双运的智慧果。

抉择正确之见解,

建立决定之宗派,

以此辨别之妙慧,

即是无垢之正量。

这个颂词主要是讲到了妙慧的定义。什么是妙慧呢?第四句讲了,“即是无垢之正量”。无垢正量的妙慧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呢?这里讲了三个,第一个是“抉择正确之见解”,第二个是“建立决定之宗派”,第三个是“以此辨别之妙慧”。如果有这样三个作用,在世间就是无垢正量。如果在世间中抉择了一个无垢正量,我们相续中各种各样的疑惑,和修道完全不符合的分别作意、邪分别念都可以遣除。这一切的结果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妙慧。因为一般凡夫人还没有真正感受殊胜法界的能力,无法亲自体会过殊胜的法界。

第一个是抉择正确之见解。在没有体会过殊胜法界的前提下,如果要抉择无垢的正量只有一个途径,就是用殊胜的妙慧进行观察。对于大多数人安立的时候,无垢正量确立必须要有妙慧。妙慧具有三个特点,妙慧的定义是什么呢?通过作用来安立它的定义,此处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抉择正确之见解。一个修行者如果想要获得殊胜的解脱必须要修行,修行的所缘就是一种殊胜的正见。我们修行之前,如果不抉择正见就成了盲修瞎炼,因此修行之前抉择正见很重要。

很多大德也是这样讲,修行之前抉择正见比上座修行要重要得多。最初抉择正见很关键,尤其是要抉择大乘的正见必须要通过善妙的智慧再再地观察。比如无遮、非遮,如果我们相续中对无遮、非遮没有了知,没有最初的基础,如果了知了无遮非遮,抉择了二者有很大的矛盾,没办法调合,相续中没有殊胜正见会对整个问题产生强烈的疑惑。只有通过长期的闻思,对于无遮见的自空和非遮的他空两方面能够真正地产生正见,这时对于二转、三转所诠释的圆满法界,才会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知,即通过妙慧可以抉择正确的见解。

第二个是建立决定之宗派。在整个修行的宗派中,有外道的宗派,也有内道的宗派,外道有非常恶劣的,也有稍微善妙的;佛教的宗派中的犊子部没有抉择无我见,暂时没有解脱道的,究竟来讲有解脱道。有解脱道的其中有有实宗、无实宗、空性宗,或者小乘大乘、唯识中观、自续应成,有很多宗派,这些宗派是以某种差异着重安立的修道次第,尤其是针对不同的根性安立了不同的宗派。在这么多宗派中,我们怎么建立一个决定的宗派,就是说怎样来确立自宗呢?必须通过妙慧来进行辨别。自宗可以说是入了一种团体,这个团体属于什么样的流派,或者你最后观察完之后,自己秉承一个怎样的观点,这种观点就是你承许的自宗。

此处主要是说,我们趣入某个宗派,基本上都是靠以前的宿缘,这是很重要的,有什么样的因缘就可以趣入到什么样的宗派。法王仁波切说过,因为佛法的一切宗派究竟的意趣没有差别,所以宗派之间是和合圆融的,没有任何的抵触之处。我们学习的时候,这方面的体会很深,过去都再再接触到这方面的教义,不诽谤各宗各派不等于不能建立一个修法的自宗。有些人非常偏袒自己的宗派,认为只有自己的宗派是最正确,除此之外的其他宗派都要排斥,有这样的偏执。

还有一些人认为既然各宗派是圆融的,没有一个自宗,全部都是我的自宗,虽然他比前面的偏执狂要好得多,对于每一个宗派都有平等的信心和恭敬心,这很好,但是如果我们修行的时候,没有一个自己的宗派,就没办法真正地趣入佛法。因此在不诽谤各宗各派的原则下,我们还是要确定一个自己的宗派。

全知麦彭仁波切以前在和其他宗派的大德辩论的时候,在他的辩论书中不止一次提到过:“今生我生在宁玛派的旗帜之下,肯定秉持的是弘扬自宗的观点。”上师仁波切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提到过很多次,法王仁波切等等大德都是如此。首先确定一个自己的宗派,然后按照自宗诠释的意义修行,这和恭敬其他诸宗不矛盾。也不能进入另一个极端,既然每个宗派都是圆融的,就不确立自宗了,这也是修行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

我们抉择宗派的过程中要通过妙慧来善加辨别,一切的宗派都是佛陀宣讲的,而且很多宗派的大德都是证悟者,所以他们的密意应该是无二无别的。安立宗派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根性,都是引导众生趣向于佛果,这方面是没有矛盾的,对自己有缘的宗派必须要着重地修持、弘扬,在决定宗派的过程中,主要也是通过妙慧来建立的。

第三个问题是辨别的妙慧。这一点在新译本中不是特别明显,旧译中比较明显。这是一个辨别的作用,辨别什么呢?不仅在抉择正见、决定宗派时有辨别,还有单独的一些辨别,即辨别实相、现相、总相、自相、了义、不了义,对一切万法作善巧的辨别也是来自于妙慧。

如果我们相续中没有一个辨别的妙慧,什么是正见、邪见、世俗谛、胜义谛、了义、不了义?什么该闻思、修行?如果都分不清楚,在修行者相续中就会一团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似乎表面上每天都在修行佛法,但内心中对于一切万法的自相没有做过真正的辨别,这是不合理的地方。

妙慧对于智慧来讲虽然本体还是属于无明的分支,但是它随顺的是一种殊胜的智慧,对于修行者来讲,在内心千方百计地引发一个无垢的妙慧非常重要。因为这个妙慧就是无垢正量的缘故,它是一个标准,正量是一种正确的心识,所以我们内心要产生一个正确的心识、无垢的正量,尤其是正量包括了修道的方方面面。修道具备的方方面面,比如因果正见、厌离轮回、大乘密乘的正见,都是无垢的正量确定的。实际上有了无垢的正量说明相续中的疑惑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它的正量是无垢的。

如果相续中没有产生殊胜的妙慧,就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怀疑、执著、邪分别、非理作意;如果相续中有了怀疑、非理作意,我们也会感受得到,实际上自己的修道是不得力的,虽然不敢承认,但是内心中很多的疑惑都会牵制我们修行。如果对佛法的真实不虚,产生一种定解就会一趣直入,没有任何的顾虑,就像夏天的时候天鹅奔向于水池一样,这种义无反顾的心就会产生;如果每一个修行者相续中都产生这种义无反顾的修道决心,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或者在他的定解中基本上不存在修道的困难。这方面的功用非常明显。

无论如何一方面我们要再再地向上师三宝做祈祷,一方面要多忏悔,平时多念一些心咒、经文忏悔相续中的宿业,尽量地积累资粮;然后在学习的时候尽量对于《定解宝灯论》这类殊胜的论典再再地趣入、学习、辨别、思考,内心中很多的智慧逐渐就会引发,相续中的怀疑会越来越少。平时我们无法消除学道的怀疑,学习了几年之后,再回头看这些怀疑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刚刚学佛和学了几年之后,内心的智慧和怀疑生起的状态相比,虽然现在不敢说完全没有疑惑,但是刚学佛时非常粗大的颠倒疑惑已经找不到踪迹了,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这种怀疑彻底遣除了。这是听闻佛法之后,通过自己思维的力量,多多少少可以遣除疑惑,这就是通过妙慧产生无垢的正量。

前面我们讲解“个别自证之智慧,岂是心所之妙慧”的颂词时,有必要的缘故讲了几个公案,主要为了说明修行人不能妄自尊大。回到现实的问题中,不能认为既然妙慧和智慧之间有这么大的差距,我干脆不求妙慧了,如果我们相续中没有妙慧,也就没有智慧,处在这种状态中没有任何利益。佛陀、上师分析法义时讲了很多不同的侧面,这是从某个侧面来强调问题,不等于强调了某个问题,我们就应该放弃其余的问题,这有一个主要和次要,或者不同的特点。

比如学习前行,华智仁波切他老人家讲暇满难得时,好像是在发誓,除了这个修法之外再没有更殊胜的修法了,就修这一个就够了;修无常时就说这是最殊胜的,单单修这个其他的不用修都可以,好像有这个感觉;修皈依时也这样讲。为什么每个问题都是这样呢?我们最后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每一个问题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在不同的阶段中,睱满难得也是最重要的,没有修很难生起其他的,无常、菩提心都很重要,空性也是最重要的。

佛菩萨在经论中所讲的问题没有哪个不是最重要的,只不过有时候针对每个众生的根性意乐有所偏重,有些容易和无常相应,和暇满无法相应,觉得怎么观修都难以在相续中产生觉受,但是一观无常马上就生起来了,有不同的差别。对于不同的众生,前行或者正见的法都很重要。这里讲殊胜智慧的时候说智慧太重要了,比较的时候,似乎妙慧就一无是处,我们这样的感觉是错误的,讲妙慧的时候妙慧也非常重要,每一个都是重要的。

如果我们相续中没有产生殊胜的妙慧,要通过妙慧引发的殊胜智慧就很难生起来。在颂词中也提到了建立无垢正量必定是妙慧,尤其是打破众生相续中无始以来的颠倒分别念、实有执著的妙慧辨别极其重要,我们在修持大空性的正见之前,要产生大空性的总相,也是通过妙慧生起来的。对上师生起信心、对修道产生意乐,或者抉择密宗的基道果都是妙慧的作用,菩萨在出定位时主要通过妙慧来修行。

从一个角度来讲,妙慧不是一无是处,所以我们学习教法,不能过于偏执。有时从某个角度着重强调某个问题的语气特别重,这是在在处处都有的,看到这些描绘的时候,我们内心中应该产生一种观念,这是在着重强调某个问题,让我们产生一个定解。如果是泛泛地讲,不是着重地讲,有时就要牺牲其他的问题来讲。比如在《量理宝藏论》的第一品,萨迦班智达也曾经为了建立唯识的缘故批判中观抉择问题的时候不究竟,这是为了强调一个问题,而牺牲其他的问题。我们觉得是不是哪个地方不合理?以前学的中观是没用的?不是这样的。有很多解释的方式,了义不了义的讲法,有些是暂时的,有些是究竟的。我们学习佛法时,表面看似相违,实际上根本不相违。

下面讲的是通过妙慧引发生起殊胜证悟因果的过程。前面可以理解成总说,即因果之理的总说,后面是别说。因为前面两个颂词着重描绘了妙慧的定义,后面一个半颂词是以比较详细的方式,对怎样通过妙慧引发趣入到殊胜的智慧中,由因生果的道理进一步广说。

妙慧引发之定解,

诣至实相入定智,

乃大乘道之正行,

若具此者即生中,

能赐双运果位故,

既堪为乘亦为大。

前面提到妙慧引发的定解,可以通过妙慧引发的定解,诣至实相入定智,带领我们的心趣向于实相的入定智慧中,就是大乘道的正行。如果具备了大乘道的正行,即生中也能赐予我们双运的果位,所以大乘道的正行,既是乘也是大。

一方面讲到了因生果的过程,一方面是赞叹大乘。“妙慧引发之定解,诣至实相入定智”,首先在凡夫位,主要通过妙慧引发的定解而修行,然后妙慧引发的修行一旦成熟,势力非常强劲的时候,邪分别等违缘就无法阻挡了,修到世第一法最后几乎没办法阻挡,一定会无欺的引出“实相入定智”。这样宣讲的时候,虽然妙慧是分别心,然后实相入定智是无分别心,因是有分别,果是无分别,似乎有这样一种差别。是不是这种因和果不合理呢?没什么不合理的。世第一法修持的时候,虽然还有微细的分别,但是无分别的势力通过因的力量非常圆满,随顺无分别智慧的缘故,它的力量圆满的时候,最后就没有办法阻挡,一定会产生无分别的智慧。就像因生果一样,或者它所修持的本体就是无分别智慧,所以只要息灭分别念就可以。最后没有办法再进一步延续下去,就可以引发无分别智,这是大乘道正行的修法。

在显宗来讲必须要登一地才能真正趣入到实相的入定智慧中,这方面是初地菩萨的境界,如果有了初地菩萨境界,“具此者”,利根者即生能够赐予双运果位,“双运果”就是指佛果。这个科判当中,第一个颂词的第四句是“获得双运智慧果”,这里是“能赐双运果位故”,不同的讲义讲的时候,前面的双运智慧果都是通过菩萨入定境界而言,后面的双运果位都是通过佛的境界而言。因为诣至实相入定智已经获得了菩萨的入定智,再修下去,即生可以获得双运果位。

“既堪为乘亦为大”,既是乘也是大。为什么大乘道的正行是显宗以上呢?因为密法中一方面弟子是根器很利的人,一方面密乘中有灌顶或者直指等很多殊胜的方便,能够让凡夫人在凡夫位时也能见到智慧的自相而不是总相,不是通过妙慧引发,就是智慧的一部分在凡夫位的时候也能现见,密宗的小资粮道也是从此时开始的。

前面也提到过,显宗主要是通过观察逐渐引发,密宗是从智慧安住开始修行的。上师曾经讲过,如果通过推理的方式去修密法,这时修的还是显宗;如果没有接触过密宗的显宗修行人,一旦安住在无分别智慧时,名义上是修显宗,实际上修的是密宗的本体。通过这个标准衡量,是不是密宗,主要看你能不能通过真正的智慧去修行?如果没办法通过智慧修行,只是一个相似的修法。比如我们修密宗的时候,还是用分别心来修,实际上只能说是随顺密宗的体系在修行,从修行的自相来讲不算真正的密宗修法。

这里讲到了能赐双运果位故,既堪为乘亦为大。为什么叫大乘呢?它的本体是乘也是大。因为乘可以分为因乘、果乘,因乘由方便可以到达某处。乘有乘骑的意思,比如坐车、骑马可以从此到彼,所修的法是一个所乘,心识就是能乘,因乘中有能乘、所乘两方面。

还有一种乘的意思是果乘,果乘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密宗刚开始抉择时就是把佛果转为道用,叫做果乘。显宗中也把目的地叫做乘,前面是过程叫做乘,我们通过工具到达目的地,这个过程是乘;已经到达目的地也叫乘,这是果乘,可以把目的地本身叫做乘。比如这里是因乘也是果乘,通过大乘道的修行将众生运载到大涅槃的彼岸,它有这个能力,从这个角度叫因乘;到达佛果之后从佛果的角度来讲就是果乘,所以是“既堪为乘”。

“大”字是一个殊胜不住二边的修法,不像一般世间的修法只能带来一点点世间安乐,也不是外道的修法没办法出离轮回,也不是小乘的声闻修法只能帮助自己脱离三有轮回。大乘修法可以帮助所有的众生到达佛的果位,成就的果位非常殊胜,这是大的意思;简别了菩萨佛陀之外其余声闻、外道、凡夫果位的缘故,称之为大。这个科判主要是讲到了妙慧和智慧成为因果之理。

一方面始终观察修不合理。为什么呢?因为观察的妙慧可以作为因,一旦成了圣者果位,不需要再观察,并不是初中后都需要观察。对我们来讲最初的观察非常重要,妙慧引发的观察或者观察引发的妙慧非常殊胜,否则没办法趣入到正道,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法没有因就不会有果,有这个因就有这个果。如果不详细分析、泛泛地讲,里面还会出现一些其他不了知的地方,我们这个妙慧一定是特殊的妙慧。因为前面讲了对于恶法、世间法有慧的抉择,对于佛法也有妙慧的抉择,在佛法中还有很多不同的妙慧。

我们要生起入定的智慧,一定是相当特殊的妙慧。如果通过一个小乘的妙慧可以生起大乘入定智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泛泛地说只要有辨别妙慧一定能得到双运果位,这不确定。这种妙慧一定是能够抉择入定的妙慧,或者真正的入定境界中一定是无所缘,这种妙慧一定要生起来。否则如果没有产生最终是无所缘的境界,最终的实相是无分别的本体,单单通过其余的妙慧是无法真正生起来的。有了因就一定有果,妙慧因是殊胜因,不是一个泛泛的因。既然妙慧和智慧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不管具有什么妙慧,都能产生智慧的果,那是不确定的。这种妙慧一定能够帮助我们趣入到无分别智慧,因此这种妙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麦彭仁波切在这个地方为我们抉择了初中后的修行方式,尤其最后要趣入到无分别智时的妙慧是怎么样的?一切不执著、不分别的殊胜的定解,一定要在相续中产生,有了这种妙慧才能趣入到实相。否则,不能泛泛地讲通过妙慧的因一定能得到智慧的果。

壬二、阿底约嘎为诸乘之顶 分三:一、遣除他宗疑惑;二、彼为究竟之理由;三、依何者通达。

阿底约嘎在旧译中是最为殊胜的修法,阿底约嘎或者大圆满是一切诸乘之顶,主要在抉择这个问题。

癸一、遣除他宗疑惑:

若依四续部观点,

无上句义灌顶道,

虽是究竟之智慧,

然未单独安立乘。

譬如汝宗亦承许,

着重宣说等智身,

具德时轮金刚续,

即是诸续之究竟。

“遣除他宗的疑惑”,通过几种讲义的意义归纳成两点。第一种观点是阿底约嘎的大圆满不是究竟智慧,其他教派对大圆满有疑惑,认为这不是佛陀宣讲的,也不是所谓的诸乘智慧。我们为了遣除这种疑惑,依靠新续部中的观点来成立大圆满是究竟智慧。第二种观点是有些大德说大圆满是智慧而不是乘,不是乘的缘故也没办法安立成顶乘,可以是一种智慧而不是乘。

第一种观点根本不承许大圆满,以前我也看过很多法本,像《布顿佛教史》中也是引用过这个辩论,很多地方说大圆满到底是不是殊胜的佛法?有很多辩论。麦彭仁波切为了遣除疑惑,成立大圆满是究竟智慧,把大圆满安立成顶乘。

我们首先把颂词简单解释一下,如果是依靠四续部的观点,“无上句义灌顶道”,在四续部无上续中有一个句义灌顶,虽然它是一个究竟的智慧,但是没有安立为单独乘。如果著重宣说究竟智慧时应该可以安立顶乘。“譬如汝宗亦承许”,譬如说你们宗派也承许著重宣说“等智身”,即平等的智慧身。“具德时轮金刚续”也可以说是诸续的究竟,我们著重宣讲了第四灌顶道的大圆满法也应该成为诸乘之顶,这没有什么不合理的。

这里提到了“四续部”,一般共同密宗都会讲四续部,事续、行续、瑜伽续这是共乘之外续,还有一个无上瑜伽续。无上瑜伽续体现若依四续部观点,“无上句义灌顶道”的颂词中,“无上”就是讲无上续,无上瑜伽续在无上续中是新译的观点;后译的观点中把无上续部分了三种:父续是密集金刚,母续是胜乐金刚,无二续是幻化网,或者时轮金刚。无上续最高的智慧是什么?就是句义灌顶。在无上续中有四灌顶,最殊胜的灌顶就是句义灌顶,无上续的句义灌顶中讲到了究竟智慧。

后译讲四续部,前译宁玛派主要是六续的讲法,实际上前三个是一样的,无上续中分了父续、母续、无二续,这样分了六种续部,宁玛派讲的是六续九乘,宁玛派的父续是玛哈约嘎,母续是阿努约嘎,无二续是阿底约嘎。新续在无上续中分了父续、母续、无二续,大圆满自宗也在无上续中分了父续、母续、无二续,有这种对照方式。然后在无二续中也分了三个层次,即心部、界部、窍诀部,窍诀部还分了外、内、密、无上极密的不同修法,很多时候觉得大圆满就是窍诀部的观点,或者极密的观点。新续部中讲到句义灌顶道,对方承认句义灌顶智慧是究竟智慧,在宁玛派阿底约嘎中也是著重讲到了句义灌顶道,也应该是究竟智慧。

以前我在《布顿佛教史》中,看到布顿仁波切的一个上师,说过印度、西藏也有大圆满的续部到底是不是清净续部的辩论,有些人说是清净的续部,有些人说不是清净的续部。有些人说在印度根本没见过大圆满续部的梵文经论,因此大圆满不是佛说的清净续部,以前有这个辩论。后来阿底峡尊者看到桑耶寺中有很多大圆满续部的梵文原本,还有在尼泊尔的哪个地方有一个经堂,在里面看到了很多经书,其中就有大圆满续部梵文的原本,阿底峡尊者看得清清楚楚,因此大圆满有清净的来源。

以前有些人说大圆满不是清净的正法,针对这个问题格鲁派的大德宗大师的弟子克主杰尊者说过,大圆满法绝对是最为殊胜的修法,如果谁诽谤大圆满,就会造下极其严重的谤法罪业,肯定会堕入恶趣。我们这里抉择大圆满是不是殊胜的修法、真正的续部,其实这方面是不需要讨论的。不同的说法也有不同的密意,有些人的的确确对大圆满有一种诽谤的心在里面,对我们来讲,稍微知道一下这样的辩论就可以;有些大德说不管大圆满是不是清净的续部,等舍就可以了,也不说它是,也不说不是,反正不要造罪业,这些大德秉持这样的观点;有些大德尽力地承许,敦珠法王在《藏密佛教史》后面专门用了一章成立大圆满是一个清净的法要,还有其他很多地方也是专门针对这个问题宣讲了。麦彭仁波切此处也是通过对比后译的无上句义灌顶道来安立大圆满是究竟的智慧。

“然未单独安立乘”是什么意思呢?无上句义灌顶道主要是按照后译派的观点,他们在无上续中有个句义灌顶,虽然是修行智慧,但是没有单独安立一个句义灌顶乘。为什么没有单独安立呢?因为对于句义灌顶没有广大的宣讲,不安立单独也可以;如果广大的宣讲了句义灌顶道,也可以单独安立一个乘。

然未单独安立乘的意思是在后译的无上句义灌顶中,因为略说的缘故,虽然承许句义灌顶是究竟的智慧,但是没有安立一个单独乘。根华仁波切注释最后有一句话,如果著重宣说句义灌顶,应该可以单独安立一个乘,就是大圆满。注释中提到了密集金刚主要是著重宣讲第三灌,讲完第三智慧灌顶之后说“句义灌顶亦复然”,仅仅一句话就带过去了。如果一句话就把句义灌顶殊胜广大的智慧带过去,就没有必要单独安立一个乘;如果像大圆满一样,对于句义灌顶的本体著重广大开显时,可以单独安立为顶乘,大圆满既是智慧也是乘,这方面排除了前面两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有些地方说大圆满是智慧不是乘。从著重广大建立句义灌顶的侧面来讲,大圆满是智慧又是乘;从后续部来讲,没有著重安立句义灌顶,句义灌顶是智慧而不是乘。因为大圆满著重广大地对于最究竟圆满智慧作了宣讲的缘故,所以可以单独安立一个乘。在这个科判中我们要抓住两个问题:一是对方有两个观点,一个是不承认大圆满是究竟的法,一个是认为大圆满是智慧而不是乘。我们驳斥的时候,大圆满是清净续部,也是究竟的智慧,著重宣讲了句义灌顶的缘故。从著重安立句义灌顶的侧面来讲,大圆满顶乘可以单独安立。

”譬如汝宗亦承许,著重宣说等智身“,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使用后译派四续部观点安立时轮金刚为例说明,因为对方也承许时轮金刚是著重宣说等智身,等智身就是平等智慧身。时轮金刚的术语是周遍虚空金刚,或者遍空虚空金刚,这方面讲到了最为殊胜的等智身。

宣讲遍空虚空金刚的时轮金刚续是诸续的究竟,他们都承许这是所有事续部中最究竟的智慧,前面讲过了,既然你们可以把时轮金刚承许为四续之顶,我们也可以把大圆满安立成诸续的究竟,这方面完全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成立大圆满就是九乘之巅。

时轮金刚中主要宣讲的是什么呢?宣讲了等智身。讲到时轮金刚的时候,我们的理解层次似乎停留在比如时轮金刚可以计算日食、月食的时间、打卦很准,或者时轮金刚的战争离现在还有多远,我们能不能参加等等。时轮金刚有外、内、密几种层次,对宇宙是从外面逐渐往里一步步抉择的。抉择外时轮的时候对于星宿的运转、世界的形成,或者宇宙的布局,星星、月亮、太阳之间关系,讲得非常透彻。

佛陀在印度南方哲蚌宣讲了《时轮金刚续》,现在那里还有遗址,时轮金刚对世界描绘方式和《俱舍论》有不一样的地方。佛陀首先跟随一部分众生的意乐宣讲了须弥山和四大部洲的布局,然后在时轮金刚中宣讲的是不同方式,这是根据众生不同根性和意乐,有些众生是这样的,有些众生是那样的,讲的方式也不一样。时轮金刚在历算方面讲了很多,在藏地以前根本不需要任何仪器,通过计算方式可以计算出月食或者日食的时间。

以前慈诚罗珠堪布在《慧灯之光》中也画过一个表,时轮金刚算出来月食时间和现在天文学通过仪器观察出来的时间差距非常小,在小数点后的几位数字才有差别,这是一种非常精确的算术方式。我们不明白时轮金刚是怎么算时间的?日历上有时多一天出来了,有时少一天,感到莫名其妙。益西彭措堪布解释说这是按照人体气脉明点的运行,人体的业风有时会停止一天,显现智慧风,这时日历上就少一天。我们觉得这不科学,有时候少了一天,有时候又冒出两天来,到底是什么原因?主要是通过气脉明点的运行来安立时间,时轮金刚中讲了很多复杂算法,我们一辈子也不一定学得成。

时轮金刚专门有一种卦法,打卦非常准。上师以前讲过一个故事,一个是有神通的瑜伽士,一个是精通时轮金刚打卦的人,有一天他们做游戏,观察山后面有什么?这是他们的议题。有神通的人看到山后有头牛在睡觉,打卦的人通过时轮金刚计算出山后有头牛在睡觉,这个方面都是一样的,一头牛在睡觉。里面有一个争论,什么争论呢?有神通的人说小牛头上有一撮白毛,打卦的人算不应该是头上,应该尾巴是白的。最后去验证的时候,有一头牛,也的确是在睡觉,尾巴上有一撮白毛。神通都没看准,这是什么原因?原来牛睡觉时把尾巴放在了头上,有神通的人没有仔细看,认为头上有撮白毛,打卦的人说不是头上,应该是尾巴上的。他完全没有神通,这么详细的问题都能计算得出来,时轮金刚中的计算方法相当于打卦。

以前有个道友也是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个寺院的树上突然飞来一只乌鸦,叫了三声。小喇嘛问老喇嘛这是什么原因?老喇嘛非常精通时轮金刚,他找了一根木棍,在地上一比划,说上院有一头母牛生小牛了,后来经过验证就是这样的情况。时轮金刚中这些计算有时是一种缘起,有时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一比划就能比划出来?山后牛尾巴是白的都能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不知道。外面的宇宙和气脉的宇宙都是对应的,通过这些缘起法和法之间有一种联系,我们是不知道的。如果通过比较特殊的方法,很多隐蔽的东西就会显现出来,时轮金刚也有这样一种方式。

有时我们对于时轮金刚的理解停留在忿怒本尊画像上,把时轮金刚定义为忿怒本尊的样子,忿怒本尊时轮金刚是双运身,就是这样观修的,这是时轮金刚的生起次第。从外时轮到内时轮,然后到密时轮都有不同的安立,前面说的星宿运转,或者计算方法,基本上都是外时轮中包括的。时轮金刚修法,有生起次第的修法,还有圆满次第、六支瑜伽的修法,很多也是修气脉的方式。我们理解的时轮金刚很多时候都停留在这些上面了,或者时轮金刚的军队到底是哪年降临人间,到底怎么消灭外道?我们觉得时轮金刚就是这些内容,其实不是这样的。时轮金刚是无上续部,到底讲了什么呢?无上续部著重宣说等智身,真正时轮金刚的精华不在于外在打卦,也不在计算日子,主要是宣讲一切万法的平等,所以它从外而内,从宇宙到你的身体,从你的身体到相续中的智慧身,由外而内逐渐层层抉择,最后抉择到一个平等遍布虚空金刚,就是最为了义的殊胜智慧。

这方面的智慧对于大圆满来讲,虽然是一个比较简略的宣讲,但它所宣讲方便生的智慧,实际上和大圆满是相同的。有时说到新续部最高法往往提到大威德等等,实际上在后译派中,他们承许的最了义观点就是时轮金刚续中所讲到大空性、大光明无二的本体,这方面是宣讲了平等智慧身,主要是抉择这样的本体,所以是诸续究竟。

时轮金刚可以成为一切续部的究竟,同样的道理,著重宣讲了时轮金刚中没有完全宣讲的究竟智慧的大圆满堪为一切九乘之巅,绝对是可以成立的。科判中讲阿底约嘎为诸乘之顶,主要是通过遣除他宗疑惑方式来进行安立的。我们现在学得比较多的主要是显宗法要,密宗还有一个庞大体系。

以前听益西上师讲过,时轮金刚也是相当复杂的一个续部,所以现在很多人只是学了一点点,真正彻底精通时轮金刚的人非常少。莲华生大士以前也是造过时轮金刚的讲义,麦彭仁波切也有广大几百页的时轮金刚注释,主要是为了成为时轮金刚的大臣,造了很多消灭魔军的缘起,让他的弟子根霍尔仁波切宣讲时轮金刚等续部,也做了很多安排。这样讲的时候,密乘所讲到的智慧身也是对一切万法的本性实相、究竟光明空性双运的修法,做了广大的抉择,所以说大圆满应该成为诸续的究竟,这是不需要怀疑的。我们归纳来讲的话,遣除他宗疑惑一方面成立了大圆满是究竟的智慧,一方面也对于成立大圆满是顶乘的观点作了宣讲。


 

扫码下载原文及音频资料